逊克口岸货运量同比增长超五成
逊克口岸将深化“一机双屏”检查模式,实现“双检同步、无感通关”。
《黑河日报》报道,曾被省口岸办称为“小口岸发挥大效能”典范的逊克口岸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:今年以来货运量14.65万吨,同比增长52.51%;贸易额3.62亿元,同比增长54.88%,对俄贸易成效显著。

聚焦货运贸易提质,从“单一供给”到“多元赋能”。逊克县立足市场需求,推动大宗商品进口与特色商品加工,粮食进口持续爆发式增长,全年进口大豆6.85万吨、同比增长156.87%,进口玉米5.41万吨、同比增长294.35%,明水期创下13天完成3.1万吨配额玉米进口的阶段性通关纪录。海水鱼、淡水鱼、原生蜂蜜、饼干、饮料5种货物实现首次进口,大麦、燕麦等杂粮同步进口,一批商品实现加工转化;3批次42.39吨冰鲜水产品进境,实现了该产品在黑河地区的首次进口。

聚焦通关服务升级,以项目赋能拓展新空间。逊克县深入落实口岸、海关、边检等部门常态化联席制度,精准梳理堵点问题,动态调整通关计划,明水期实施“船边直提、抵港直装”“联合登临”等措施,大幅缩短通关时间,船舶出入境检查手续压缩至20分钟内;封冻期推行“联合查验”、出入境车辆“一次排队、一次放行”等服务,车辆通关时间最快仅需5分钟。夯实口岸通关基础,逐步打通后方物流通道,积极推进总投资1.76亿元的逊克口岸奇克作业区提标升级改造项目、投资8.8亿元的国道丹阿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,口岸路完成建设,运输网络加速成型。

聚焦政策有力赋能,三大优势叠加释放发展红利。充分发挥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、黑河自贸片区逊克协同发展先导区、进境冰鲜水产品和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资质三项政策优势,打造全国首例双系统互市贸易通关模式,在全省水运口岸率先完成互市贸易首单通关。实施“港区联动”,构建前方外贸口岸与后方加工园区协同联动布局,总投资3.4亿元的粮食集散中心、城市南区供热、第二污水处理厂3个园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和冰鲜水产品加工、木制品加工、进口俄粮加工等5个产业项目,年内全部竣工,部分已投产达效。

聚焦智慧旅检提升,夯实口岸长远发展根基。抢抓我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契机,口岸、海关、边检等多部门联动调整船舶查验、放行时间,查验通道效能有效发挥。深化“一机双屏”检查模式,实现“双检同步、无感通关”。开展“云闪付”文旅促消费宣传活动,落实旅游团消费券抵扣政策,中俄跨境旅游交流活力进一步释放。2025年完成8批次跨境旅游团接待服务,对俄跨境游逐步回暖。